沃尔玛互联网转型背后的教训
在《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美国500强企业名单上,沃尔玛以4821.3亿美元的收入连续第四年成功卫冕榜首,是排名第三位的苹果公司的两倍多。
但沃尔玛却并不是最赚钱的公司,虽然营收达到了4821.3亿美元,但是净利润却只有146.94亿美元,只有苹果公司利润的三分之一。
相比上一财年的营收下滑了0.7%,利润也减少逾17亿美元。据数据分析公司S&PCapital IQ data统计,这是该公司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出现年度销售下滑。
沃尔玛在忙活些什么?
1、关店!
最近几年,沃尔玛最引人注目的消息是关店。今年初,沃尔玛对外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关闭269家店铺,其中美国本土门店154家,海外门店115家。
可能相比沃尔玛全球几千家门店的规模来说,269这个数字不算啥,况且沃尔玛自称关的都是不赚钱甚至赔钱的店。
其中有些店是沃尔玛的线下实体店创新尝试。
为了接触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开发其他的盈利模式,沃尔玛从2011年开始尝试了“社区便利店”形式的门店。它类似一元店混搭小杂货店,出售便利食品和少数新鲜农产品和肉类。
沃尔玛认为,这种社区便利店能够帮助沃尔玛打开城区内的市场,又可以在乡村地区为沃尔玛打防守。
但事实证明,竞争对手依然在强劲扩张,这些小店非但不赚钱,其成本相比于收益比开大型超市还高。
所以只能全部关掉,失败告终。
2、要变成亚马逊那样的科技公司?
最近有消息说,沃尔玛在搞一个神秘兮兮的无人机,要学亚马逊用无人机送货,以此来降低分拣中心的人工成本和大型仓储中心库存查验的时间成本,提高效率。现在无人机还处在开发阶段,不过沃尔玛已经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及NASA打好了招呼,就等技术成熟。
3、还要跟Uber、Lyft合作搞020?
沃尔玛还和Uber、Lyft建立了合作关系,准备试行送货上门服务。消费者线上下单,沃尔玛门店叫来Uber或者Lyft的专车,送货上门,运费嘛,消费者自己向沃尔玛支付,每次7美元到10美元。
从失败的,到还未开始的,各种新尝试,都因为电子商务的冲击让沃尔玛感觉到了危机。
但是,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电子商务越来越普遍,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实体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沃尔玛在本土要和亚马逊作战,在海外竞争更激烈。
拼成本,比价格,实体店无法和电商拼;拼购物体验,电商让人们足不出户。沃尔玛所标榜的天天低价、一站式购物和到处都有门店,在电子商务面前毫无优势可言。
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走过的那些坑!
过去一年里,沃尔玛在升级连锁店和提高电子商务销售额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目的是抵御来自于亚马逊等电商公司、百货运营商以及小型零售商的竞争压力。但是,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其盈利能力受损,沃尔玛2015财年第四财季净利润下降7.9%至45.7亿美元。
模仿亚马逊的会员制
为了在网上获得竞争力,沃尔玛猛挖了一批科技人才,斥10亿美元巨资与亚马逊等在线零售巨头竞争,而且宣布了一个“Shipping Pass”的试点配送项目,会员制,以挑战在线订单之王“Amazon Prime”,每年只需50美元会费,沃尔玛在线商店就会为顾客提供无最低消费限额的三天免费送货服务。
亚马逊的Amazon Prime向购物者提供的是两天无最低消费限额免费配送,年费是99美元。沃尔玛的价格确实看起来很有竞争力,但以这么低的配送价格提供服务,赚钱不大容易,亚马逊的模式已经成熟,服务多元,已经占据市场,沃尔玛的配送服务套餐只能算是沃尔玛抢夺在线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然而并不能维持多久。
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伪O2O
早些年,沃尔玛还针对生鲜食品推出过线上订货、线下到店提取的伪O2O模式——Walmart Pickup,顾客在线上下单两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到店提取。
这样的做法确实新颖,同时也受到了不少顾客的欢迎,尤其是那些需要带孩子的母亲们。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模式,想通过WalmartPickup项目来争取线上市场份额,杯水车薪,只能算是一种新的线下购物体验。
自主支付应用的伪需求
沃尔玛还自主开发了一个支付应用WalmartPay,但是这个支付应用的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繁琐,结账时,用户要打开Walmart Pay,扫描收银二维码,然后等待收银员扫描商品付款。体验并不是很好,只是沃尔玛掌握更多用户数据的途径。
支付应用已经有很多,主流手机操作系统都已经有了相应的支付应用,用户为何还要在手机里单独安装另外一个支付应用呢,难道只是为了到沃尔玛购物?
这些算不算失败?
沃尔玛最大的互联网大坑,就是模仿亚马逊。
学我者生,抄我者死!适用于所有行业!